DB14∕T 3062-2024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操作规程(山西省)
ID: |
6A4FE87CB0F64045A079CB379C13A0B4 |
文件大小(MB): |
0.43 |
页数: |
14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13.100,CCSCCSCCS,C 50 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3062—2024,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操作规程,2024 - 08 - 07发布,2024 - 11 - 08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14/T 3062—2024,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 1,4 缩略语 缩略语 ..2,5 适应症 适应症 ..2,6 禁忌症 禁忌症 ..4,7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4,8 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4,9 术后管理 术后管理 术后管理 ...7,DB 14/T 3062—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 2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嵘、侯波、马瑞军、刘丽萍、张晶、张舒静、梁荣、陈星、原丽莉、柴宝,DB 14/T 3062—2024,1,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操作规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操作规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操作规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操作规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适应证、禁忌证、基本要求、术前准备、操作流程、术后管理和常见并发症,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操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WS 507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国卫办医函〔2019〕870号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染色内镜,包括色素内镜和电子染色内镜,(1)色素内镜:色素内镜是在常规内镜检查的基础上,将色素染料喷洒至需观察的黏膜表面,使病灶与正常黏膜对比更加明显。物理染色(靛胭脂、亚甲蓝):指染料与病变间为物理覆盖关系,由于病变表面微结构与周围正常黏膜不同,染料覆盖后产生对光线的不同反射,从而突出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间的界限。化学染色(醋酸、肾上腺素):指染料与病变区域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病变区域颜色,突出病变边界,(2)电子染色内镜:电子染色内镜可通过特殊光清晰观察黏膜浅表微血管形态,常见电子染色内镜包括窄带成像技术、智能电子分光技术及智能电子染色内镜。 放大内镜,在普通电子内镜基础上增加变焦镜头,联合图像增强内镜技术(ME.IEE)可通过强化黏膜表面的形态学改变而清楚地观察腺管开口与微血管的微细结构,放大内镜不仅可以用于病变的性质诊断,还可以用于早期病变边界及浸润深度的判断,对于早期病变的治愈性切除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及意义,其次,放大内镜亦可以辅助明确早期病变的分化类型,进一步了解病变的恶性程度及倾向,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最后,通过放大内镜对可疑病灶进行靶向活检,可以显著提高活检阳性率,减少不必要的活检,降低因活检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和风险,减少医疗支出。 超声内镜,DB 14/T 3062—2024,2,是一种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前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即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管腔内的形态,又可同时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的技术。这项技术适用于早期食管癌患者,用以评估食管壁层次结构的改变即癌的浸润深度、周围异常增大的淋巴结以及有无周围脏器侵犯,推荐在治疗前通过EUS对早期食管癌进行临床分期。 早期食管癌,食管癌局限于黏膜层以内(T1a期)的癌,不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发生于胃粘膜且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癌,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早期结直肠癌,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癌,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是一种根据不同部位、大小、浸润深度的病变,选择使用的特殊电切刀,如IT刀、Dua1刀、Hook刀等,内镜下逐渐分离黏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的组织,最后将病变黏膜及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方法,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US: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5 适应症 早期癌及癌前病变,5.1.1 早期食管癌,(1)确定临床分期:推荐内镜治疗前综合应用EUS、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黏膜下注射是否有抬举征来确定临床分期,排除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2)按分期划分:食管M1、M2期病变的淋巴结转移率仅为0~5%,术前评估无可疑淋巴结转移为内镜治疗的绝对适应证;M3、SM1期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0%~20%,术前评估无可疑淋巴结转移为内镜治疗的相对适应证,因SM2、SM3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达19%~56%,不推荐行内镜治疗,(3)按范围划分:累及食管3/4周以上的食管病变,应充分评……
……